儒的探討(二)

 

道德

 

先秦是華夏文化最為光輝燦爛的時代,當時諸子百家的思想,眾說紛紜,各道其是。 其實這一時期,也正是世界文化最為光輝燦爛的時代。影響華夏文化,進而融為一體的佛教思想,影響西方文化並成為西方文化基石的希臘文化,都在這幾百年之間,同時發展成熟。那時代華夏文明,除了重視人性的儒家,還有探究形而上的道家,重視科技的墨家,探究醫學的方技家,還有化學冶金的方士。秦始皇焚書坑儒和八十年後漢武帝尊儒政策, 表面看雖然像是完全相悖的兩個做法。事實上對中華文化的影響是一樣的。因為這兩個政策的結果,都是箝制了思想,壓制其他學科的繼續發展。而後者造就此後兩千多年,儒家思想獨領風騷,主宰了中國文化的發展。 加上政治制度與讀書人緊密結合,學而優則仕的思想,導致華夏文明的主流,成為專注人文,輕視了解自然的狀況。

 

直到宋儒朱熹強調「格物致知」的觀念,鼓吹觀察自然現象並進而了解自然的風潮。可惜的是當時的文人,還是免不了「四體不動」的習慣。格物止於思考而沒有進入Ò實驗Ó的領域。雖然史上有蘇東坡,王陽明等動手的文人,卻無法把這種風氣,推入主流。中華大地,科學沒有發展,到底是儒家思想造成,還是科舉制度造成,倒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命題。不過孔子教的六藝「禮樂射御書數」其中動手的射御,占了學科的三分之一。顯然孔子理想的讀書人,並非後代五體不動的士人。後代的讀書人不動手,應該不是源於孔門。

 

春秋時代是華夏文化,是空前的思想發展時期。 雖然不敢說絕後,可是時至今日,依然無出其右者。民國初年,思想開放人才輩出,帶來了一陣春風。 可惜好景不長,不久即流於意識形態之爭。接著戰亂分裂,而後老成凋謝,華夏文化幾乎毀於一旦。

 

漢人與漢文化

 

「華夏,蠻,貊。罔不率俾。《尚書,周書》」(華夏和週邊文明不那麼進步的各族,無不相從。)古典經書的習慣,經文接下來是Ò注Ó也叫Ò傳Ó,其功用是解釋經文。再接下來的Ò疏Ó是詳細解釋經文和註。這句話的注是「冕服采章曰華,大國曰夏。」(華是文明進步,夏是大國。)再接下來的疏明白的指出「華夏謂中國也」。 由此可見,住在東亞大陸的這一群人,很早就自稱Ó華夏Ó。同時有了Ò華夷Ó之分的觀念。同時因為他們是最早的農耕民族,文明發達得早,因而成為週邊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心,所以華夏文明建立的國家自稱為中國(註)。自漢以來,國力大張,國人逐漸由「華」自稱為「漢」。華人也就變成漢人了。「漢」文化也就取代了「華夏」文化。

(註):國,說文解字:邦也。邑部,所以和邑有關。邑有地域的意思。「國」早期是地方、地域的意思。「中國」可能是指以我為本位,「中心」的「地方」。

 

華夏文明有三點是迥異于其他古文明, 那就是宗教,民族和文字。因為華夏文明沒有一個強勢的造物者。而是一個和祖宗分享精神世界的「天」。所以這一群人凝聚成為一個Ò民族Ó,並非借助宗教的力量。華夏大地各部族,在新石器時代,就開始融合,「龍鳳呈祥」所展示的龍族與鳳族的大融合,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皇帝和蚩尤之戰,東夷血統融入了中原部族。各部族之間的血統交流,很早就成為常態。因此華夏文明建立的國家,不是一個單一民族國家。因為華夏文明非單一血統民族和弱宗教性,沒有排他的問題。再加上因為使用不受發音箝制的表意文字,同一文字可以通用於使用不同方言的地區。因此很容易把不同的族裔吸收融入華夏大家庭。這是華夏文明建立的國家,人口眾多幅員廣大的原因。

 

漢人自稱為Ò炎黃子孫Ó,所以應該是炎黃兩個部族的後代。根據這一點,原始漢人,或許應該說是華人,是在黃河中游生活的人。也就是現代的甘肅,陝西,山西,河南等地。黃帝與蚩尤之戰,黃河下游的東夷(山東),融入了華人圈。接下來楚人(長江中游),越人(長江下游)相繼融入。 其後的漢朝開疆擴土,到了魏晉南北朝,以及五代十國,胡人大舉漢化。而居住中原的漢人大舉南遷,與江南嶺南本地民族快速的交融。 唐朝廣納各地文化,直到元清的入主 。建立原始中國的華人的明確定義,越來越模糊了。「孔子之作春秋也,諸侯用夷禮則夷之,進於中國則中國之。《韓愈。原道》」(孔子作春秋,接納夷文化的地方,稱之為夷。接受中華文化的,稱之為華。)說明華夷之分,不是血統,而在於是否接受華夏文明。這是對中國,一個文化國,最明確的定義。 所以今天所謂的漢人,早就迥異于自稱為漢人的「漢」人。

 

前面說過,華夏文明不是由單一民族,單一宗教所建立的。所以由華夏文明所建立的中國,不是一個民族國家,也不是一個宗教國家,而是一個文化國家。因為把這一群人,凝聚成一個國家的力量,是對中華文化的向心力。而中華文化的核心,不可否認的,是經由儒家思想傳承延續的。 今天所謂的漢文化,是華夏文化歷經數千年發展所衍生出來,與儒家思想千絲萬縷交織而成的。

 

道德

 

為了維護一個群居的社會各分子之間的和諧相處,必須約束個人的行為,以減少衝突。約束力有三個層次,那就是法律,宗教和道德。法律是風俗習慣的具體化,是約束個人行為的第一防線。古代中國的法律,像宗教的戒律,主要是規定Ò不可做Ó的行為。現代法律則偏重規定許可行為的權限。前者是凡是沒有規定的行為,都可以做。而後者則是沒有授權給你的,都不可以做。前者的自由程度,遠高於後者。先秦民歌「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,耕田而食,鑿井而飲,帝力於我何有哉?《擊壤歌》」正足以說明自由的程度。

 

人的生活千頭萬緒,法律不可能面面俱到。所以在法律之上,有另一階層的約束力,那就是宗教。宗教有戒律,是人們的行為準則。所以宗教的約束力比較全面。法律的懲罰是現世報,宗教的懲罰是後世報。還有一個層面,就是道德約束力。道德沒有戒律,只有原則性的行為準則。道德沒有懲罰,只有良知的鞭策。

 

華夏文化是唯一的一個,以禮,而非宗教,做為約束個人行為主力的的古文化。禮的具體表現,就是道德。 道是天道,也就是天理與自然法則。德是行為。 所以儒家的理念,道德就是循乎天理的行為。天理是什麼?天理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仁。仁有三個層次,不害人、助人、捨己為人。所以儒家道德修養,基本上是要求人們,一步一步的提高仁的標準。進而提高個人的精神層次。因為每個人達到的道德層次有所差別,所以道德是約束自己行為的標準,而不是約束他人的標準。這個標準,可以按照個人的精神層次而定。儒家修練,具體的目標可以分別從學養,處事與待人三方面著手。

 

三達德:學養功夫

 

培養個人的學養,是做學問的基本工。孔子說「君子道者三,我無能焉:仁者不憂,智者不惑,勇者不懼。《論語》」(達到君子的大道有三條;仁者不憂慮,智者不疑惑,勇者不恐懼。我還辦不到。)「智仁勇」是儒者個人學養修為的三個主要目標。所以稱之為「三達德」。「智」指的是學習的知識。知識包括「禮,樂,射,御,書,數」六方面。禮樂是精神修練(德育),射(射箭)御(駕車)是技能(體育),書數是學識(智育)。所以儒家的教育是「德,智,體」三育並進的。「仁」是培養心性的目標。前面已經談過。「勇」是培養心境的目標。外在表現是不懼。如何能不懼?「 自反而不縮,雖褐寬博,吾不惴焉?自反而縮,雖千萬人,吾往矣《孟子》」(自知理虧,雖面對平頭百姓,我能不害怕嗎?自知有理,雖面對千萬人,我一往直前。)所以立足正則無所懼。生死置之度外則不懼。面對困境,胸有成竹則不懼。所以勇是智仁兩德的綜合表現。有智有仁的勇,才是真勇。否則只是匹夫之勇。

 

四維:內在修養

 

最早提出「四維」的是管仲,「國有四維,É一曰禮,二曰義, 三曰廉、四曰恥 禮不節,義不自進,廉不蔽惡,恥不從枉。故不逾節則上位安,不自進則民無巧詐,不蔽惡則行自全,不從枉則邪事不生。」 《管子》」(國家像一張網,維繫他有賴四條大纜。這四條大纜是禮義廉恥。禮是不踰越規矩,義是不鑽營,廉是坦然不蔽,恥是不盲從邪惡。不踰節則國家安定。不鑽營則人民不巧詐。坦然則不行惡事。不盲從則邪惡不生。)

 

       歐陽修禮義廉恥,國之四維。四維不張,國乃滅亡。禮義,治人之大法;廉恥,立人之大節。況爲大臣而無廉恥,天下其有不亂、國家其有不亡者乎!《資治通鑒》 」(禮義廉恥是維繫國家的四條大纜,沒有他們,國家將亡。禮義是治人的法,廉恥是立人的節操。何況大臣沒有廉恥,社會沒有不亂,國家怎能不亡。)所以說中國是「禮義之邦」,因為中國是依仗「禮義」治國的。近年人們常自詡中國是「禮儀之邦」。禮儀就是儀軌,是表面功夫。一字之差,把中國說成只是注重儀軌的國家而沾沾自喜。可歎!

 

四維是立國的根本,是個人處世的標準。「禮」即是合理合宜,有節有禮,也就是「不逾矩」。「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逾矩《論語》」孔子到了七十歲,才能夠隨意而為卻能「不逾矩」,可見他在七十歲以前,是通過「省吾身」以避免「踰矩」。就像心猿(孫悟空)隨性任為,為了約束心的「逾矩」行為,觀世音菩薩把金箍罩戴在他的頭上,每逢逾矩,就加以提醒。這就是「省」。當心性修練成熟,摘去金箍罩亦可以「從心所欲,不逾矩」,也就是王陽明所謂的「此心光明」。這是讀書人修身所追求的境界。這個理是人本的天理。合禮就是合乎天理,不傷天害理。天理的標準就是仁。因為儒家講究的是「學以致用」。 所以學養能夠達到「仁」的境界,行為必然合乎「禮」。 「義」即是宜。 也就是行為正當,合乎正道。「廉」是凡事堂堂正正,坦蕩無遮。能如是,貪贓枉法之事,何由發生?「恥」是不盲從,知道取捨之道。因此能有所為而有所不為。因為知取捨,所以沒有邪惡的行為。而這些行為的抉擇取捨標準,最基本的標準是「仁」。所以儒家運用道德約束人們的行為,最基本的就是達到不違仁。 就是王陽明說的「致良知」。

 

八德:行為表現

 

八德是行為的具體表現,八德就是「忠孝仁愛信義和平」。因為八德是我們日常生活不可避免的行為表現,這些老古董,到底和今天的我們有什麼關係呢?

 

忠:即是直,敬,「內盡其心而不欺也《增韻》」。古代乃至今天,人們通常對忠的理解是「忠君」。這是狹義的忠。在帝制時代,君代表國家。所以忠君到了今天就是忠於國家。根據《增韻》的說法,廣而言之是,盡心竭力為團隊為事業而努力。換言之,就是誠心待人忠於事業。在反封建者的眼中,這個解釋應該是可以接受的。

 

孝:「善事父母者。《說文》」「夫孝,天之經也,地之道也,民之行也。《孝經》」(孝是天的理,地的道,人的行為。)「孝者畜也,順於道不逆於倫之為畜。《禮記 祭統》」(孝就是順於德教,不違背倫常。)所以孝是在人倫的圈子內所發揮的仁心。「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,不敢毀傷,孝之始也。《孝經》」孝從愛護自己的身體做起,追求「立身行道,揚名于後世,以顯父母,孝之終也。《孝經》」孝的終極目標,奉行大道,造福社會,以榮耀彰顯父母。

 

仁:「忍《釋名》」。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《孟子》」。這個不忍人之心,就是仁之發軔。 「仁,體愛也。《墨子》」(人就是愛。)「人所以靈於萬物者,仁也《六書正偽》」。 (人之所以異於禽獸的,正是人有仁心。) 仁是儒家善惡的分界線,也是最重要的德行。 「孝」可以說是施予親長的仁,「仁」是施於全人類的善心。

 

愛:「仁之發也《正韻》」(愛是仁的發揮)。「愛者,奉上之通稱《孝經》」。以「仁人」為基礎,可以擴展到「愛物」。就是說把對人的善心,加諸其他的生物,乃至無情界(生物以外的其他物質)。這就是愛。所以愛可以從對人、對動物的愛,引申到對自然環境的愛。

 

信:「不疑也,不差爽也《集韻》」。所以信可以有兩個不同的表現方式,對他人不疑是信,而自身言出必行也是信。「自古皆有死,民無信不立《論語》。」(從來人一定死,人無信則無立足之地。)

 

義:「義,宜也。裁制事物使各宜也。《釋名》」(義就是宜,待人以「義」行事合宜。)義的標準是什麼?還是一句老話,一個仁字。只要行事之前,多考慮仁,雖非聖人,亦不遠矣。

 

和:「順也,諧也,不堅不柔也。《廣韻》」(和就是和順,和諧,也就是不過堅也不過柔 。)這種態度,就是通常所謂的不卑不亢。

 

平:「平正,平和也。《廣韻》」「解恕和好也。《傳 疏》」恕就是將心比心。具體的做法,就是「推己及人」(用自己的感受,體會他人的感受),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《論語》。」(自己不喜歡的,絕不可強加于他人身上。)用這種心態帶動的行為與人相交,就是平。

 

從三達德,到四維,八德,是儒者修煉從內到外的步驟。儒家要求的是身體力行,「知行合一」(學養和行為是一致的。)這些標準不光是口說,而是展現在待人接物日常生活上。

 

人是群居動物,為了社群的和諧,對與生俱來,與群居社會格格不入的劣根性,貪懶,所帶來的自私行為,必須加以約束。儒家所強調的道德行為,無一不是希望藉約束社會各分子的行為,以達到維護社會和諧的目的。當我們消除封建遺毒的時候,可以修整殘枝敗葉,卻絕不可盲目的輕忽的,把儒家核心的價值觀,華夏文明的骨幹根本,連根拔起。斯如此,則國之不為國矣。尤其是作為一個「文化國家」的中國。

Back to Home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