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的探討 (五)

天理與人欲

 

方東美先生曾經說過,五代是中國有史以來,道德最為淪喪的一個時代。到了宋代,由於讀書人的努力,宋代道德水準得以不斷的提升。宋儒可說是道德重整運動的先行者。所以方先生對道德重整是抱有希望的。可惜宋儒矯枉過正,僵化的思想,使道德成為約束人性發展的枷鎖。這是最為現代人所詬病的儒家「封建」思想。也是一般人耳熟能詳的「封建禮教」的形象。

 

左派文人喜歡用「封建」,來稱呼中國古代帝王專制政治制度。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。封建是封土建國(分封諸侯)的簡稱。是施行於三代(夏、商、周)的中國政治制度。秦統一中國後實行中央集權,自此一直延續到民國建立。其間絕沒有「封建」的做法。濫用名詞,混淆視聽是左派文人的毛病。正如「矛盾」原意是「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」,說明立論不合邏輯,自相抵觸。現在卻變成「對立」的代意字。

 

宋儒重整了社會道德, 在重整的過程中,吸收了佛道思想,發展出理學。宋儒的理學,源於周敦頤,邵雍,張載。而後程頤,程顥加以發揚光大,及至朱熹集大成。 理學的中心思想包含兩大命題,那就是「存天理,滅人欲」和「格物致知」。「滅人欲」的說法,給儒家帶來了罵名。然而「格物致知」,卻給飽受科舉制度之害的中國知識界,打了一劑強心針。 以下談一談這兩個命題。

 

存天理,滅人欲

 

天理前面已經談得很多。天理就是自然法則。 天理的根本就是一個仁字。「存天理」就是心存天理。換一句話說,就是無須臾有違天理,違仁。至於人欲,就是人的欲望。好逸惡勞是人欲,好美惡醜,魚與熊掌兼得都是人欲。 人欲最糟糕的表現,則是人與生俱來的劣根性「貪懶」所衍生出來的自私。而對社會和諧最具有破壞力的,正是這要命的自私。 儒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社會和諧。那麼滅人欲,正是維護社會和諧的要件,也是消除造成社會衝突主要因素的根本方法。所以「存天理,滅人欲」是儒家思想的闡述。也是儒者修練的一個具體目標。是和孔孟儒學一脈相承的。

 

宋儒理學的問題出在,有人問程頤,貧苦寡婦為了生活,是否可以改嫁。程頤的答案是絕不可,因為「 死事小,失《程氏遺書》」程頤的這句話,把儒家推到萬劫不復的深淵。他的這番話, 加上「無人欲即皆天理《伊川語錄》」,把天理與人欲放在對立面的說法。加上很多人把人欲等同於人慾,也就是「情慾」。使宋朝理學成了過街老鼠。其實這只不過是宋儒對「禮」的僵化解讀。這些說法,造成一般人對儒家思想的錯誤認識。儒家並不禁慾 ,詩經中很多是讚美男歡女愛之事。可是「《詩》三百首,一言以蔽之,曰,思無邪。《論語》」 詩經中不乏讚美男女及齡成家的詩篇。儒家並非反對情愛,而是鼓吹合乎禮的情,反對濫情。愛可以轟轟烈烈,可以不顧一切。情是理性的關懷,承諾,和犧牲奉獻。只要是真情,愛是不用躲藏的,是坦蕩蕩的。只不過儒家認為愛慾必須受「禮」節制。受節制的愛,才可能是真情。否則即成為濫情。別忘了,「禮」即是「理」,是合情合理的,是不違仁的,是把「不忍人之心《孟子》」普施於大眾的。「失節事大」是宋儒矯枉過正造成的大錯。失節是大事,卻不能違仁。因為仁是為人的根本底線。仁是不忍人之心的伸展。 失「節」確實是一件大事,犧牲的程度,端看這個節的價值有多高。 是重於泰山還是輕於鴻毛。人心愛生惡死,改嫁還到不了值得「捨生」的程度。假設程頤當年喪妻,如果不再婚,則無人做飯餵養他。面對再婚還是餓死的時候,他的取捨,我看是很明顯的。若是如此,程頤不但做不到王陽明所說的「知、行合一」,更做不到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。《論語》」淪落到只會唱高調,鄉愿的境界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

格物致知

 

「物」泛指宇宙間一切存在的物體(有形主體),也引伸到一切事情(無形主體)。所以「物」包含宇宙間一切事、物。「格」是窮究,是觀察、分析、驗證。所以格物就是通過觀察,研究分析,以祈了解世間的一切事物。格物是儒家修煉的基礎。修煉分別向兩個方向進行。格物的目的在培養知識和智慧。知識是技術層面,智慧是思想層面。

 

《大學》提出「致知在格物」。是說欲了解事物的真相,必須經過仔細的觀察思考。 《大學》所提出的個人修練,分內外兩部分。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。《大學》」(求大學問的道路,在彰顯光明的德性,在親近民眾以感化人民,使能改變惡習。以達到至高的善為目的。)至善是修煉的終極目標。 沒有明確的目標,則心中浮動。對內修煉, 務必有明確的目標(止於至善),知所止才能做到內斂。 所以說「知止而後有定(內斂),定而後能靜,靜而後能安,安而後能慮,慮而後能得。《大學》」然後經過心定,心靜,心安,即可仔細思考,進而獲得一個合理的結論。目的是培養思考問題的能力,謀求可以解決當前困難的方法。

 

至於對外,經過對內修煉獲得的能力,施展於社會的步驟,則是「物格而後知至,知至而後意誠,意誠而後心正,心正而後身修,身修而後家齊,家齊而後國治,國治而後天下平。」,格物的目的,是為了明白自然現象的來龍去脉,了解事情變化的理絡。所以經過格物,可以了解真相。了解真相,即可言行一致,言行一致則心中坦然。心常坦然,即達到修身的地步。如此可以作為家人(地方)的楷模,可以治國。接下去可以把全國建設成一個和平的社會。對事物有正確的了解,是發揮個人能力的先決條件。

 

「格物致知」是了解天下萬事萬物的方法。春秋時代,全世界各古文明,希臘的亞里士多德等,印度的釋迦摩尼,華夏的諸子,都掀起一股追求真理的狂潮。墨家追求自然的真理,儒家偏重人文政治的真理,道家探求形而上的超脫。可惜漢初獨尊儒家後,讀書人把全部精力放在從政。對自然的探究,雖然不絕如縷,卻非主流。直到宋儒時期,開始強調「格物致知」。當時真正致力於「格」自然之理者,頗有人在。但是科舉制度,養成讀書人只重讀書,看輕動手的陋習,並沒有把觀察科學,進而成為實驗科學。以當時有宋的經濟水準,自然科學突飛猛進,是大有可能的。宋朝法醫學的廣度、深度,科學性和前瞻性,就是一個明證。可惜法醫實驗研究的做法,沒有成為主流,未能應用到其他學科。凡事天時地利人和,缺一不可。夫復何言。

 

失節事大

 

華夏文明是一個非常重視歷史的文明。「青史留名」等同於宗教的「極樂世界」和「天堂」。讀書人重視的,不是死後快樂的享受無盡的福祉,而是「揚名於後世。《孝經》」節是判斷能否揚名的重要標準。失去了節,必然不可能揚名於後世。所以氣節對讀書人而言,至關重要。 因為失節就是失去揚名的機會,所以事大。 「捨生取義《孟子》,」「殺身成仁《論語》」,仁義是節的根本標準。 節的極致表現是,生命在所不惜。這種以身殉道的精神和勇氣,憑藉的是孟子所謂的「浩然之氣」。「是氣所磅礡,凜烈萬古存《正氣歌,文天祥》」

 

讀書人的胸懷,應該是「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,為往聖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。《宋元學案,張載》」「人者,天地之心也。《禮運》」所以張載這段話,可以理解為;為天地建立一個順從人性的心。為百姓創造一個能享天命(天年)的環境。延續往聖所宣揚的人本思想。以達到天下太平萬世不移的境界。這裡所顯示的,是一個「人本」的理想和奮鬥目標。人本思想來自人與生俱來的善性。善性的具體表現,就是仁。「節」的標準,環繞著一個「仁」字。違仁即是失節。這個「節」和宋儒所說的,寡婦所失的「節」,兩者天差地遠。

 

 

Back to Home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