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書的政治哲學

 

孔子刪詩書,目的是整理儒門的理論基礎,以供學子入門之用。其中詩經偏重人倫哲學,書經則偏重政治哲學。任何哲學論述都不可避免的立論於某種假設。這一點和宗教是共通的。如果我們定義「迷信」為「對一套未知的述說,無條件的、絕對的相信」。那麼我們可以說,宗教是建立在「迷信」的基礎上。沒有迷信,就沒有宗教。哲學的假設是可以討論的,宗教的迷信是不容置疑的。這是他們之間最根本的差別。

 

昊天上帝

 

華夏文明的基本假設是「昊天上帝」的存在。根據老子對這個「昊天」的說明,天是要遵從道,而道是遵從自然法則的。從這個觀點,昊天是自然法則的代稱,是一個沒有形體的抽象概念。老子姑且把他稱之為「道」。而且「 道可道,非常道 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《道德經》」所以昊天是不能夠用文字語言加以定義的。那麼我們該如何了解昊天呢?最好的辦法,莫過於找出《尚書》對昊天的描述。從描述中了解昊天的原始定義。

 

昊天有許多不同的稱呼, 天地,天 ,上天, 帝 ,上帝,昊天,昊天上帝, 皇天上帝,皇上帝, 皇天, 皇。這些不同的稱呼,散佈在尚書裡。 很明顯,指的都是同一個主體。可能是不同時代,不同地域,不同場合的異稱。

 

「惟天地萬物父母,惟人萬物之靈《泰誓上》。」( 天地是萬物的父母,人是萬物的主宰 。)天是造物者,天並不是自己動手創造,而是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《道德經》」設定一套「天道」也就是「自然法則」,然後依據這套法則,萬物可以自我創造。這個造物者是「 生而不有,為而不持,長而不宰。《道德經》」(滋生化育而不擁有,無所不為而不持其能,使成長而不掌控。)所以他不擁有萬物,不管轄萬物,只站在旁邊,以保證萬物按照天道運行。像極了競技場上的裁判。天不是靜止不動的,他藉助宇宙運行,展現他的動能。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地勢坤,君子厚德載物。《易經》」。儒家「上天有好生之德,大地有載物之厚。《論語》」 這是「天生地養」觀念的來源。而昊天上帝的存在,是為了生養萬物。所以天道是「好生」,是「善」,是「慈悲」的。

 

「天其命哲,命吉凶,命歷年。《召誥》」( 上天給人三種命,智慧、吉凶、久長。)根據現代遺傳學,一個人的聰明以及他的體質,是與生俱來的。體質決定一個人的壽命。所以智慧水平與生命久長是天所賦予的。天道是善惡分明的,「天道,福善禍淫。《湯誥》」(上天之道,降福於善懲罰惡行。)根據天道,決定一個人的吉凶,「惠迪吉,從逆凶。惟影響。《大禹謨》」(順天道則吉,逆天道則凶。如影隨形,如響(迴音)應聲一樣。)惟上帝不常。作善,降之百祥。作不善,降之百殃。《伊訓》」(上帝不是恆常不變的,做善事,降給你各種祥瑞。做不善事,降給你各種災殃。)所以一個人的吉凶,不是與生俱來,而是根據你的行為,決定是吉祥還是凶殃。

 

因為天道是好生的,「惟皇上帝,降衷于下民湯誥》」(皇上帝,關懷百姓。)「上天孚佑下民。《湯誥》」(上天保佑百姓。)「上帝引逸。《 多士》」(上帝希望人民安逸。)所以上帝關心人民的福祉。「 予惟用閔于天越民《君爽》。」( 我希望你用天憐民之心,施於百姓。)意味著天是有憐愛大眾之心的。所以天對萬物是愛護關懷的。

 

人既無堅甲厚皮以自保,又無長牙利爪以禦敵。「群居」是保障個體生存,種族延續的唯一生存方式。「貪、懶」是動物保障個體生存帶來的天性。貪懶的個性,表現在行為上就是自私。自私的天性本來無所謂好壞。可是在一個群居的社會,自私是造成糾紛的原因。因為惟天生民有欲,無主乃亂。 仲虺之誥》」(人天生都有私慾,沒有領導就會混亂。)所以天佑下民,作之君,作之師,惟其克相上帝,寵綏四方。《泰誓上》」(天要保佑百姓。於是任命君王管理和教導百姓,幫助上帝,施恩於百姓安定天下。) 這是天命思想的來源。「惟天惠民,惟辟奉天。《泰誓中》」(天施惠於百姓,君王奉行天意。)所以君王是 「命于帝庭,敷佑四方,《金藤》」 (受命於天,保佑四方。) 這是天意。天意就是要君王照顧百姓。

 

作為君王者,他不可推卸的責任是敬天。「弗敬上天,降災下民。《泰誓上》」(不祭祀上天,把災禍帶給百姓。)「弗事上帝神祇,遺厥先宗廟弗祀。《泰誓上》」(不祭祀上帝和神靈,自己的宗廟也不祭祀。)「荒怠弗敬。自絕于天,結怨于民。《泰誓下》」(荒怠不祭祀,與天隔絕,為百所抱怨。)可是天是「生而不有,為而不持,長而不宰。《道德經》」那為什麼要求為君者敬天呢? 敬天的目的是給帝王一個具象的提醒,你是負有天命的。 而天命是保佑百姓,讓百姓生長化育。也就是「牧民」。 敬天代表奉行天道,奉行天道就是愛民惠民。愛民者不一定奉天,可是奉天者一定愛民。

 

天命

 

華夏文化政治哲學有一個重要觀念,就是「天命」之說。什麼是天命?天命就是天所賦予「王天下」,也就是「為民作主」的任務。於是「 天監厥德,用集大命,撫綏萬方。《太甲上》」( 天明察他的德行,集王命於其身,安撫平定萬方。) 「王厥有成命治民。《召誥》」( 王承受上天的成命以治民。) 「勿以小民,淫用非彝,亦敢殄戮用乂民,《召誥》」( 王不可看輕人民,濫用非常道,亦該絕刑戮以(仁道)治民。)這是以民為主的政治思想,也是孟子「民為貴,君為輕,社稷次之。《孟子》」思想的源頭。

 

上天是要選擇能受天命的人。什麼樣的人可以得到天的青睞,可以為民作主呢?「天畏棐忱《康誥》。」(天威可畏,常輔助誠信的人。)「皇天無親,惟德是輔《蔡仲之命》。」(皇天無所謂親疏,只要有德他就輔助。)「天壽平格《君爽》」)(天保佑至善之君。)「克慎明德,、、、惟時上帝,集厥命于文王。《文侯之命》」(文王謹守德行、、、 於是上帝把天命授予文王。)「惟時怙冒,聞于上帝。帝休,天乃大命文王。 《康誥》」( (文王)名聲廣布,上帝都聽到。上帝嘉美,於是把天命賦予文王。)「惟天不畀不明厥德。《多士》」(上天不把天下交付給,不彰顯天德者。)天任命的是可以代天照顧百姓的人。也就是梁山泊所謂「替天行道」的人。

 

民主有兩種解釋,其一是「為民作主」,作為人民的領導,以維繫秩序,改善民生。其二是 「以民為主」,一切政策都是以人民福祉為其根本的考量。兩者歸根究底,不過是「重視民生」四個字。以保百姓生活無虞,安康快樂。

 

誠、善、德是判斷一個君王的基本原則,最終的判定標準,還是檢驗君王是否愛民。「天非虐,惟民自速辜。《酒誥》」( 不是天虐害人,是人自取其禍。)所以當君王弗弔,旻天大降喪于殷《多士》。」(不憐憫百姓,昊天把大災禍加於殷王。)「弗弔,天降喪于殷《君爽》。」(不憐憫百姓,天把災禍加於殷王。)庶威奪貨,斷制五刑,以亂無辜,上帝不蠲,降咎于苗《呂刑》。」( 只知任意施威,奪人財貨,裁決五刑,加害無辜。上帝認為不應該,所以加罪於苗。)當政者是否愛民,判定他是否滿足天命。滿足天命是保有、延續天命的充要條件。能夠奉天的君王,就能夠享有天命。奉行天命就是愛護百姓。換言之,不愛民的君王,就失去天命。

 

天如何判斷,君王是否滿足他對天命的要求呢?「 天視自我民視,天聽自我民聽。 《泰誓中》」(天所看到的是百姓眼睛所看到的,天所聽到的是百姓耳朵所聽到的。)「天矜于民,民之所欲,天必從之。 《泰誓上》」(天愛護百姓,人民所希望的,天一定給予。)天聰明自我民聰明,天明畏自我民明威。《皋陶謨》」(天觀察天下,借助百姓之耳目。上天可畏,來自百姓明白天威。)天對百姓的疾苦,是感同身受的。天命所歸是從人民的耳目觀察所得。 換一個角度看,天命就是「民意」。 「用康保民。弘于天,若德,裕乃身不廢在王命!《康誥》」( 使民康樂保民太平,名聲達於天,有此德行,此身將永不廢黜天命。

 

天威為什麼可怕? 為什麼君王必須奉天,必須畏天?「惟命不于常。《康誥》」( 天命不是一成不變的。)因為百姓明白,上帝是可以根據民意,改變天命的。因為惟天不畀允罔固亂,《多士》」( 天不把天命交給一個固定不變的治國者。)在什麼條件之下,可以保有天命呢? 「生民保厥居,惟乃世王。《旅獒》」( 百姓可以安居,則可以世代為王。) 「至于萬年,惟王子子孫孫永保民。《梓材》」( 欲保國萬年,王的子子孫孫,必須永遠保民。)

 

「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于先王,肆王惟德用,和懌先後迷民,用懌先王受命。《梓材》」( 上天既把中國的人民及疆土賦予先王,王必須用德政,和悦教導迷民(殷的後代 ),以光大先王所受的天命。)這裡提到「中國」,不妨藉機談一談題外話。根據《說文解字》,「中,內也。」「國,邦也。從口從或」「或,邦也。從囗從戈,以守一。一,地也。域,或又從土。」所以「中國」指的是主體(華夏民族)所居住地域以內的那一片土地。並不是後人附會的,狂妄的認為是「天下(宇宙)中心的國度」,而是很謙虛的指自己所居住的地方。

 

為了保有天命,君王必須愛民。否則有夏多罪,天命殛之《湯誓》。」 (夏王多罪,上天要滅他。)夏王有什麼罪?「我后不恤我眾,捨我穡事,而割正夏《湯誓》。」(我們的君王不體恤我們。妨礙農事,剝削百姓。)王的罪是什麼?不體恤百姓,具體行為是妨礙農事,影響生產。使民不能安適生活。換言之,就是有違愛民的天命。「欽從天道,永保天命。 仲虺之誥》」 (敬從天道,可永保天命。)天道就是養民保民。「天難諶,命靡常。常厥德,保厥位。厥德匪常,九有以亡。《咸有一德》( 天是難以依仗的,天命不是永久的。常保其德,可保其君位。德行不恒久,雖擁有九州(國家)也難免滅亡。)天命是歸於有德之人。「有夏桀弗克若天,流毒下國。天乃佑命成湯,降黜夏命。《泰誓中》」( 夏桀不行天意,毒害國人。於是天命令湯王,罷黜夏的天命。) 「天亦哀于四方民,其眷命用懋。《召誥》」( 上天哀痛百姓,眷顧人命於是改變天命。)「惟不敬厥德,乃早墜厥命。《召誥》 」(因為不敬天德,於是提早失去天命。)不敬天德,就是虐待百姓。 「皇天上帝,改厥元子,茲大國殷之命。《召誥》」( 皇天上帝,改變天子,終止大國殷的天命。)將天明威,致王罰,敕殷命終于帝。《多士》」( 奉天之威,誅殺殷王。告諭天下,上帝終止殷的天命。)帝大淫泆,有辭。惟時天罔念聞,厥惟廢元命,降致罰;《多士》」( 夏帝行為錯失,諸多遁辭。天聽了不同意,只好廢去大命,降下天罰。)惟時天罔念聞,厥惟廢元命,降致罰;《多士》」( 天聽了不同意,只好廢去大命,降下天罰。)天惟時求民主,乃大降顯休命于成湯,刑殄有夏。《多方》」( 天為了替換能為民作主的人,於是把美命交給成湯。令湯斷絕有夏。)「非天庸釋有夏,非天庸釋有殷。乃惟爾辟以爾多方大淫,圖天之命屑有辭。《多方》」( 不是天捨棄夏,不是天捨棄商。而是因為你們的王藉你們之助施政荒淫,多方藉口企圖保有天命。)「羞刑暴德、、、庶習逸德、、、帝欽罰之,乃伻我有夏,式商受命,奄甸萬姓。《立政》」(刑戮暴虐、、、經常失德、、、 上帝懲罰,命我周家承受華夏,接受商的天命,治理百姓。)「商罪貫盈,天命誅之。《泰誓上》」( 商王的罪盈滿,上天命我除去他。)以上所引的這一大堆,都在說明如果不愛民,天命是可以,也一定會改變的。這種思想,讓革命合理化,也是後來「彼可取而代之。《史記》」說法的來源。

 

刑法

 

早期的華夏社會是沒有法律的。到了與黃帝同時的蚩尤時代,「苗民弗用靈,制以刑,惟作五虐之刑曰法。 《呂刑》」(苗人(蚩尤)不用神鬼(約束人的行為),而是制定刑罰,設立五種處罰的刑,稱之為法。)根據這說法,華夏社會秩序的維繫,靠的是「靈」。靈是什麼?現在大概很難考證。根據尚書的遣詞,靈大概包括祖先、山、川、天、地,等等。以後社會日益複雜,民智越發進步,靈的約束力,不足以維持社會的秩序,不得不走上苗民設立刑法的路子。

 

到了舜的時代,「象以典刑,流宥五刑,鞭作官刑,扑作教刑,金作贖刑。眚災肆赦,怙終賊刑。欽哉欽哉,惟刑之恤哉。《舜典》」 (依據法典施刑,以流放減輕五刑,以鞭作為官員之刑,以撻刑作為教導之刑,使用罰金贖罪刑。過失犯法則緩赦之,有所依恃而終不改過則殺之。小心小心,量刑必存體恤之心。)刑法的功用,第一是約束官員,其次是輔助教導民眾。因為有教導的目的,所以有罰金的做法。為了避免對身體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,也可以用流放取代。量刑必須心存體恤。施行的原則是,過失犯可以寬恕,累犯則必須重罰。法治比禮或靈治國顯然較為有效,因為「王享國百年,耄荒,度作刑,以詰四方。《呂刑》」(穆王治國百年,年紀大了昏亂荒忽,因時勢所需於是設立刑法,以治理天下。)

 

設立刑法的目的有兩個。其一是教化,「明于五刑,以五教,期于予治。《舜典》」( 明曉五刑,以輔助五常(父義,母慈,兄友,弟恭,子孝)的教化,支持我治國的原則。)其二是勸善罰懲非死,人極于病。《呂刑》」 (刑罰不是為了殺人,而是警戒使人不敢犯。)因為「四方司政典獄,非爾惟作天牧?《呂刑》」 各地的施政、典獄(諸侯),你們不就是為天牧民(養民)嗎?)為了達到這個目的,「其勿誤于庶獄,惟有司之牧夫。《立政》」( 千萬別錯用訟獄官員,主事者必須有養民之心。) 「明德慎罰,亦克用勸。要囚殄戮多罪,亦克用勸。開釋無辜,亦克用勸。《多方》」( 明察行德慎施刑罰,勸民向善。詳察囚犯,避免數罪同罰,著重勸善。釋放無罪,也在勸善。) 「敬明乃罰。人有小罪,非眚,乃惟終自作不典;式爾,有厥罪小,乃不可不殺。乃有大罪,非終,乃惟眚災:適爾,既道極厥辜,時乃不可殺。《康誥》」( 謹慎查明方可判刑。人有小罪,並非偶而為之,而是終生常犯。如此,雖是小罪,不可不殺。或有大罪,卻非常犯,確是偶然犯過。如此,其罪雖大,卻不可殺。)

 

刑法的目的是改過勸善,所以判刑時不可忘了, 「宥過無大,刑故無小,罪疑惟輕,功疑惟重,與其殺不辜,寧失不經。好生之德,洽于民心。茲用不犯于有司。《大禹謨》」( 一時的過失不是大罪,故意累犯絕非小罪。罪有疑問從輕考慮,功有疑問從重考慮。與其殺無辜,寧可妄免有罪。看重生命之德行,合乎民心。於是人民皆不犯罪。) 的原則。「凡民自得罪:寇攘奸宄,殺越人于貨,暋不畏死,罔弗憝。《康誥》」( 惡人自取其罪。犯強盜、偷竊、姦淫、內盜、殺人、搶劫的罪,是頑劣不畏死之人,無人不怨恨(當消絕)。) 「慎厥麗,乃勸。厥民刑,用勸。《多方》」( 謹慎施政,使人民向善。使用刑罰,以勸人為善。)

 

執法最重要的是公正。 「相我受民,和我庶獄庶慎。《立政》」( 治理天命所賦予的百姓,平和訟獄慎刑之事。) 「簡孚有眾,惟貌有稽。無簡不聽,具嚴天威。《呂刑》」( 查核可信則合乎民心。光看外表惹來爭議。未經查核的訟詞,不予聽理。獄案紀錄必須敬畏天威(完整無誤)。)非佞折獄,惟良折獄,罔非在中。《呂刑》」( 不可以靠口才斷獄,要憑良知斷獄,無不合乎中正。)哀敬折獄,明啟刑書胥占,咸庶中正。《呂刑》」( 斷獄存著哀憫敬畏的心,打開刑書仔細斟酌,那麼可以做到中正斷獄。)要囚,服念五、六日至于旬時,丕蔽要囚。《康誥》」( 考察辯辭,必須考慮五、六甚至十日,不可忽略重要的辯辭。)用其義刑義殺,勿庸以次《康誥》」( 採用合宜的刑罰,不可任意而為。)斷案要仔細,判刑要合宜。

 

如何可以做到執法公正? 「安百姓,何擇,非人?何敬,非刑?何度,非及?兩造具備,師聽五辭。五辭簡孚,正于五刑。五刑不簡,正于五罰;五罰不服,正于五過。五過之疵:惟官,惟反,惟內,惟貨,惟來。其罪惟均,其審克之!《呂刑》」(想要安定百姓,該如何選人,莫非賢人嗎?該敬重何事,莫非刑罰嗎?如何度刑,莫非輕重合宜嗎?原、被告雙方到齊,訟師細聽適合判入五刑(五種犯罪)的說辭,五辭可信,按五刑定罪。不合乎五刑,按五罰(罰金)處理。不合乎五罰,按五過赦免處理。判罪有五種毛病,官官相護,言詞詐欺,內親用事,行賄玩法,舊相往來(私情)。判罪必須公正無私,根據審訊判案。)

 

刑罰的目的是警戒人們,使不違犯法律。也就是減少社會的犯罪率。所以「刑期於無刑,民協于中時。《大禹謨》」( 用刑的目的在求無刑,能使民合於中道。)可是典獄非訖于威,惟訖于富。《呂刑》」( 刑罰不是絕於威,而是絕於富足。)所以消減刑罰的使用,最根本的就是讓人民生活富足。如此一來,百姓對刑罰「若有疾,惟民其畢棄咎。若保赤子,惟民其康乂。《康誥》」 (就像逃避病害一樣,人民是會避免處罰的。如能愛民如愛子,人民必然安治。)可是別忘了,「辟以止辟,乃辟。《君陳》」( 處罰能制止他人犯法,則斷然處罰。)

 

國家的政策

 

天既然授命有德之人,為民作主。那麼怎樣做才合乎天命的要求呢?「德惟善政,政在養民。水火金木土穀,惟修。正德,利用,厚生。惟和。九功惟敘,九敘惟歌。戒之用休,董之用威,勸之以九歌。俾勿壞。《大禹謨》」(王德在妥善施政,政的目的在養民。水火金木土穀(六府,為民生所必需),必須好生整治。正自身之德以教民,利民之用(通商)以富民,豐厚民生(生產)所需以養民(三事),得以和順達成。六府三事(九功)各有先後,先後辦成值得歡唱九歌慶賀。以和善警戒,用威罰督察,用九歌勸導。勿使破壞政策。)君王施政克明德慎罰;不敢侮鰥寡,庸庸,祗祗,威威,顯民,《康誥》」(彰明德行謹慎用刑。不敢欺侮鰥寡無助之人(照顧弱勢),酬勞有功,恭敬神祗,壓制暴力,重視百姓。)有家的人,有困難可以互相支助。孤獨無依的人,一旦陷入困境,將求救無門。所以應該對他們特別關心。

 

怎樣才能順利的推動政令呢?「俾予從欲,以治四方,風動,惟乃之休。《舜典》」( 我能隨心施政,治理四方,百姓聽從我的教化如風下之草,是由於你執法公正。)政令教化「柔遠能邇,淳德允元。而難任人,蠻夷率服。《舜典》」( 安懷遠地,及於近畿。厚行德信長久不衰。而且拒絕佞人,於是華夏文明之外的各民族,都來歸附。)教化從身邊做起,「惇敘九族,庶民厲翼,邇可遠《皋陶謨》」(善待九族,百姓依榜樣遵行。從近處推行到遠方。)只要「撫民以寬,除其邪虐,《微子之命》」(寬厚待民,去除邪惡虐待。)「盡乃心,無康好逸豫,乃其乂民。《康誥》」( 盡心為政,不可自求安好逸樂享福,是治民之道。)能夠如此,國家必然太平。

 

為政必須做到,「慎乃出令,令出惟行,弗惟反。以公滅私,民其允懷。學古入官,議事以制,政乃不迷。其爾典常作之師,無以利口亂厥官。蓄疑敗謀,怠忽荒政,《周官》」(謹慎發令,令出必行,不可更改。(從政講究公平,)大公無私,人民信服。尊古訓為官,按制度辦事,政策不會混亂。以舊典為標準,作為老師,不可巧言擾亂官事。遲疑不決必然破壞計畫,怠惰忽略必荒亂政策。)執政必須小心,因為「民心無常,惟惠之懷。為善不同,同歸于治;為惡不同,同歸于亂。《蔡仲之命》」( 民心不是一成不變,只在乎是否給以恩澤。善行各有不同,最後都是社會和諧。惡行各有不同,總是帶來亂。)而且「政貴有恆,辭尚體要,不惟好異。《畢命》」( 政令貴在恆常,訴訟以理為重要,不可因愛惡而改變。)要做到「無作怨,勿用非謀非彝蔽時忱。《康誥》」( 別做可怨之事,不用非善謀非常法,蒙蔽誠信。)而且「怨不在大,亦不在小;惠不惠,懋不懋。《康誥》」( 怨不是因為大而可怕,也不可因為怨小而忽視。柔順對待不仁德者,鼓勵不努力者。)王者是代天牧民, 王者以民人為天,而民人以食為天。《史記》」所以為政首要在富民,乃至資富能訓,惟以永年。惟德惟義,時乃大訓。不由古訓,于何其訓。《畢命》」( 使人民富足且能順義,可保長年天命。必須強調德和義,是最重要的訓誡。不遵循古訓,我還能怎麼訓誡。)

 

王者必須知道,天不是依據你的祭品判斷你,而是 「至治馨香,感于神明。黍稷非馨,明德惟馨爾。《君陳》」( 至高的治理發出香氣,感動神明。香氣不來自祭品,德政產生香氣。)不是光做出奉天的姿態即可,而是在行為上,政策上有愛民的表現,才能被天認同。千萬無依勢作威,無倚法以削。寬而有制,從容以和。《君陳》」( 不可仗勢作威作福,不可藉法律做刻薄的事。待人寬厚而有制度,寬容以保持和諧。)「道有升降,政由俗革,不臧厥臧,民罔攸勸。《畢命》」( 天道與人相接,政策因風俗而改變,不善用他的善,民無法引導。)

 

要想成為一個明君,必須「思其艱以圖其易,民乃寧。《君牙》」( 找出百姓的艱苦,想出改變的方法,人民必然安寧。)如此一來,就可以做到「柔遠能邇,惠康小民,無荒寧。《文侯之命》」( 懷柔遠人使之親近,嘉惠百姓,不可荒廢人力。)進而達到「道洽政治,澤潤生民,四夷左衽,罔不咸賴,《畢命》」( 正道周遍社會,政令得以推展。如此必然恩澤滋潤百姓,四方外人(非華夏),無不來依靠你。)近悅遠來,四夷咸服是王者的終極目標。「君亡以辯言亂舊政。臣罔以寵利居成功。邦其永孚于休。 《太甲下》」(為君不可用巧言敗亂舊政。為臣不可因功而居寵。國家必能永遠美好。)

 

民本的思想

 

儒家的民本思想,源遠流長。「迪畏天,顯小民《酒誥》」( 敬畏天,看重百姓 。) 「民可近,不可下。民惟邦本,本固邦寧。《五子之歌》「(人民可親近,不可輕下。人民是國家之根本,根本堅固國家才能安寧。)是「民為貴,君為輕,社稷次之。《孟子》」之源。民本的思想具體表現是 「無胥戕,無胥虐,至于敬寡,至于屬婦,合由以容。《梓材》」( 不可相殘傷,不可相殺害,乃至於敬養無助之人,保護婦女,相互寬容以待。) 「厥命曷以?引養引恬。《梓材》」(君王的任務是什麼?養民安民遵行古道。)因為「惟天無親,克敬惟親。民罔常懷,懷于有仁。《太甲下》」( 天對人無有親疏,敬天(敬天者必然遵循天道)天就親近。民無長久歸順,歸順有德之人。)所以「予臨兆民,凜乎若朽索之馭六馬。為人上者,奈何不敬。《五子之歌》」( 我面對百姓,小心謹慎,如同用腐朽的繩子,駕馭六馬之車(天子駕六,馭六馬是天子的車乘)。作為領導,怎能不敬畏百姓?)那該如何做呢?「人無於水監,當於民監。《酒誥》」( 人不只用水來做鏡子,更該用人民來做鏡子。)才可以避免「大不克明保享于民,乃胥惟虐于民,至于百為,大不克開。《多方》」( 不明瞭保民才能保國,繼續百般虐待百姓,不能為民喉舌。)傷害國祚的行為。

 

設立政府(立政)

 

君王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。那該如何建立一個管理系統呢? 「明王立政,不惟其官,惟其人。《周官》」( 聖明的王設立政府,不在官員多少,而在乎用得其人。) 「邦之杌隉,曰由一人;邦之榮懷,亦尚一人之慶。《秦誓》」( 國家不安,由於一個人(君王)任人不當。國家昌盛民心所向,也是由於一個人任人得法。) 「居寵思危,罔不惟畏,弗畏入畏。推賢讓能,庶官乃和,不和政龐。舉能其官,惟爾之能。稱匪其人,惟爾不任。《周官》」( 安穩的時候想到危險,無事不畏懼,則不用擔心進入危境。推舉賢人謙讓能人,眾官和睦,官不和睦則政治混亂。推舉能者任官,是你的能力。舉非其人,是你不能勝任。)

 

任人必須謹慎。避免選用「嚚(音:銀)訟《堯典》」( 不忠不信,又好爭訟)。「靜言庸違,象恭滔天。《堯典》」( 表面維諾,違命而行。表面恭敬,心傲滔天。) 「方命圮族。《堯典》」( 不守命令,傷害族人。)惟辟作福,惟辟作威,惟辟玉食。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。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,其害于而家,凶于而國。《洪範》」( 只有邪僻的人作威作福,只有邪僻之人錦衣玉食。做臣子的不可有作威作福,錦衣玉食的行為。有作威作福,錦衣玉食的臣子,必然有害於家,有害於國。)這一類的人。而是進用「愼徽五典--- 納于大麓,烈風雷雨弗迷。《舜典》」( 宣揚五典(父義、母慈、兄友、弟恭、子孝),,, 使之主理萬機,面對禍亂災害,能冷靜處理。) 「濬哲文明,溫恭允塞,玄德升聞。《舜典》」(哲理深奧通聞明見,溫和恭讓之名遠播,默默行德,聞於朝廷(上天)。) 「克勤于邦,克儉于家,不自滿假。《大禹謨》」( 勤勞為國,節儉治家,不自我吹噓。)等有德有才之人。

 

因為惟聖罔念作狂,惟狂克念作聖。《多方》」( 聖人不念善則為狂人,狂人能念善則為聖人。)狂聖之間,不過一念之差。所以「謀面,用丕訓德,則乃宅人,茲乃三宅無義民。《立政》」(選用人才, 選取有德之人,然後(按能力)安排工作,則三宅(事,牧,準)沒有邪人。)所謂三宅,指的是事務官,牧民(諸侯),準(司法官)。「乃用三有宅;克即宅,曰三有俊,克即俊。《立政》」( 選用事、牧、準三類官員,使各就其位。運用三俊(剛、柔、正直)執行政令,使其美好。)「立事、牧夫、準人,則克宅之,克由繹之,茲乃俾乂。國則罔有立政用憸人,不訓于德,是罔顯在厥世。《立政》」( 派任辦事臣子、地方首長(諸侯)、執法人員,用心選用賢人,詳加尋思,則天下可治。國家不能任用奸邪之人,如是則不順於德。這樣是不會有顯名留於世。)

 

用人不僅是辦事,更重要的是「慎簡乃僚,無以巧言令色,便辟側媚。其惟吉士。僕臣正,厥后克正;僕臣諛,厥后自聖。后德惟臣,不德惟臣。《冏命》」( 謹慎選用你的同僚,不得使用花言巧語,巧辯獻媚的人。只能用賢人。身邊的人正,君王才能正。身邊的人奉承,則君王自以為聖明。君王的德行全靠臣子,君王不德,也是因為臣子。)

 

選好官員,還要有一套考績的方法,以保證他們施政能合乎要求。「三載考績,三考,黜陟幽明。《舜典》」( 每三年考績一次,三次考績(九年)以定升遷。)如此一來,「后克艱厥后,臣克艱厥臣,政乃乂,黎民敏德。 《大禹謨》」( 帝王克盡帝王之責,臣子克盡臣子之責,國政一定大治。百姓必也速修其德。)

 

教育

 

天命賦予君王領導百姓的責任。人生活在群居的社會。為了保障這個社會的各份子和睦相處,必須建立一套法則,以維護社會的秩序。君王是維持社會秩序的執行者。同時有責任讓百姓了解這套法則。那麼如何教化百姓呢? 「戒之用休,董之用威,勸之以九歌。《大禹謨》」( 以和善警戒,用威罰督察,用九歌勸導。)「百姓不親,五品不遜。汝作司徒,敬敷五教,在寬。《舜典》」(百姓相互不親近,五常不順乎教誨。你做司徒(負責教化),推行五常教化,寬厚相待(使之感化)。)勸之以九歌「命汝典樂,教冑子。直而溫,寬而栗,剛而無虐,簡而無傲。詩言志,歌永言,聲依永,律和聲。八音克諧,無相奪倫,神人以和。《舜典》」( 你擔任典樂(負責教育音樂舞蹈),教導貴族子弟。使他們正直而溫和,寬弘而謹慎。剛正而不殘虐,待下省禮而不傲慢。以詩表達心志,以歌培養口才。依五聲和詠,依六律和聲。八音和諧,不相錯亂,那麼神人得以調和。) 至為重要的是「爾惟風,下民惟草。《君陳》」( 你是風,百姓是草。)草是隨著風的方向傾斜。所以君王爾身克正,罔敢弗正。民心罔中,惟爾之中。《君牙》」(自己立身於正道,百姓不敢不正。人心向著中道,因為你能守中道。)如果 「今民罔迪,不適;不迪,則罔政在厥邦。《康誥》」( 百姓未達正道,不適暢。不加以引導,是失政於他們的邦國。)那是為君的錯失。

 

天道

 

天愛護百姓,所以天道一定是以愛護百姓為本。天選擇「但聰明,作元后,元后作民父母。《泰誓上》」( 聰明的人,可以當大君。大君的責任是做人民的父母。)而父母的天賦責任是無條件的養育保護子女。大君的基本責任,就是養育和保護百姓。天矜于民,民之所欲,天必從之 《泰誓上》」( 天愛護百姓,人民所希望的,天一定給予。)如果「誕厥逸,不肯慼言于民,乃大淫昏,不克終日勸于帝之迪。《多方》」( 只求逸豫,不關心民情,大為昏淫,整日不勸行天道。)「弗克若天,流毒下國。《泰誓上》」( 不能像天一樣愛民,毒害地上的國人。)是有違天道的。所以為王的要做到「敬修其可願,四海困窮,天祿永終。《大禹謨》」(滿足百姓的願望,養四海困窮之民。上天福祿,與你常在。)

 

除了愛民,「 天道,福善禍淫。《湯誥》」(天道,獎善懲惡。)而且滿招損,謙受益,時乃天道。《大禹謨》」( 自滿必招損,謙遜多受益。這是天道。)

 

為君之道

 

儒家用王道和霸道來說明為君之道。王道是以德服人,霸道是以力服人。王道求的是近悅遠來,霸道靠的是遠交近攻。儒家推崇王道,反對霸道。這種思想,延伸到後代,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「萬邦來朝」的「朝貢」思想。萬邦來朝代表你行的是王道,而王道是合乎天命的。

 

為王者,到底如何才能推行王道呢?「嘉言罔攸伏,野無遺賢。萬邦咸寧。稽于眾,捨己從人,不虐無告,不廢困窮。《大禹謨》 」(善言不致埋沒,朝外沒有遺漏的賢才。各地必然得以安寧。詢問眾人意見,捨棄私見以從眾,不虐待孤苦無告之人,不放棄窮困之人。)首要是尊重百姓的意見,愛護弱勢群體。野無遺賢可以達到兩個目標,積極的是網羅有能之士,以協助治理國家。消極的是安撫有能之士,以免在野搗蛋,破壞和諧。

 

至於國家政策,「德惟善政,政在養民。《大禹謨》」(王德在妥善施政,政的目的在養民。)必須以養民為中心思想。 「臨下以簡,御眾以寬。罰弗及嗣,賞延于世。《大禹謨》」( 你臨臣下以簡易,待眾人以寬厚。處罰不及子孫,獎賞延及後代。)「無稽之言勿聽,弗詢之謀勿庸。《大禹謨》」(不可稽查之言不可聽,未經眾議的計劃不可用。) 「知人則哲,能官人。安民則惠,黎民懷之。《皋陶謨》」( 知人則有智慧,能選好官。安民則惠民,百姓懷念。)君王必須要求自己「儆戒無虞,罔失法度,罔遊于逸,罔淫于樂。任賢勿貳,去邪勿疑。疑謀勿成,百志惟熙。罔違道以干百姓之譽,罔咈百姓以從己之欲。無怠無荒,四夷來王。《大禹謨》」( 戒慎於無憂之時,不失法度,不貪求安逸,不沈於享樂。一心任用賢人,開除邪惡之人別猶豫。有疑慮的政策勿施行,廣求意見必得善謀。不可失道求名,不可逆百姓以遂己欲。無怠惰,勿荒廢,各地外族將來追隨。)

 

君王與百姓之間的關係,是相對的。可愛非君?可畏非民?眾非元后,何戴?后非眾,罔與守邦?《大禹謨》」( 民所愛者莫非君王?君所畏者莫非百姓?百姓若非君王,何能齊心?君王若非百姓,誰為你守國?)所以君王的存在,是領導人民向著美好的未來前進。君王該如何要求自己呢?「寬而栗,柔而立,愿而恭,亂而敬,擾而毅,直而溫,簡而廉,剛而塞,彊而義。《皋陶謨》」( 性寬弘而謹敬,柔和而能成事,良善而恭謹,有治才而能敬事,和順而剛毅,正直而溫順,簡略而不失小節,性剛斷而內充實(有智慧),強直不屈而合乎道義。)而且「內作色荒,外作禽荒,甘酒,嗜音,峻宇,彫牆,有一于此,未或不仁。《五子之歌》」( 內心的惡性是為色所迷惑,形於外的惡行為愛田獵,美酒,悅樂,高樓,美牆。君王只要愛上其一,沒有不是不仁的。)「惟王不邇聲色,不殖貨利。德懋懋官,攻懋懋賞,用人惟已,改過不吝。克寬克仁,彰信兆民。 仲虺之誥》」(王不近聲色,不貪財物。有德之人使之任官,勉勵立功者授之以賞。聽信善言如出於己,有過則改之不吝。寬厚仁德待人,取信於天下。) 「以義制事,以禮制心, 仲虺之誥》」( 以義管制行事,以禮約束民心。)「能自得師者王。謂人莫己若者亡。 仲虺之誥》」( 能求得良師者,得以為王。以為別人不如己者亡。)「佑賢輔德,顯忠遂良。兼弱攻昧,取亂侮亡。推亡固存,邦乃其昌。 仲虺之誥》」( 佐佑賢者輔助有德者,彰顯忠心者,進用良者。兼併弱國攻伐暗昧者,國亂則取之,有亡像則禦之。摧毀弱亡之國,穩固有存道之國,如此國家才能昌盛。)

注:這裡所謂的國,指的是各個諸侯邦國。

 

作為領導者,君王必須具有「其爾萬方有罪,在予一人。予一人有罪,無以爾萬方。《湯誥》」( 若是萬方有罪,在我一人。我一人有罪,不禍及萬方。)的心態。「立愛惟親,立敬惟長,始于家邦,終于四海。《伊訓》」( 愛人始於親人,敬人始於長者,從家邦開始,延伸到四海。)讓仁德廣布四海。「爾惟德罔小,萬邦惟慶。爾惟不德罔大,墜厥宗。《伊訓》」( 你不因為德小而不為,萬邦都慶賀。你因惡不大而為之,將失去祖宗的基業。) 「祗爾厥辟,辟不辟,忝厥祖。《太甲上》」( 敬重你的君位,為君而不君,有辱你的祖先。)奉先思孝,接下思恭。視遠惟明,聽德惟聰。《太甲中》」( 奉行孝道,待下恭敬,眼要能辨是非,耳能聽善惡。)而且不可忘記無輕民事,惟難。無安厥位,惟危。《太甲下》」( 莫看輕民事,那是很難的。勿安於君位,那是很不安穩的。)君亡以辯言亂舊政。臣罔以寵利居成功。《太甲下》」( 為君不可用巧言敗亂舊政。為臣不可因功而居寵。)

 

君王必須約束私慾, 「不敢盤于游田,以庶邦惟正之供。《無逸》」( 不敢耽於遊樂田獵。只取用各國正道的供養。)無淫于觀、于逸、于游、于田。以萬民惟正之供。《無逸》」( 不可重視觀賞、逸樂、遊玩、田獵。只接受萬民正常的供應。)人不易物,惟德其物!《旅獒》」( 人不能改變物品貴賤,行為決定物的貴賤。) 「玩人喪德,玩物喪志。《旅獒》」( 弄狎人失德,玩狎物喪失心志。)不寶遠物,則遠人格;所寶惟賢,則邇人安。《旅獒》」( 不看重遠來的東西(不搜刮遠方的東西),則遠人來歸順。看重賢人,則近人安寧。)無時無刻不嚴恭寅畏,天命自度,治民祗懼,不敢荒寧。《無逸》」( 莊嚴恭敬,以天命約束自己, 治理國家心存畏懼,不敢放縱惰怠。)敢有舞于宮,酣歌于室,時謂巫風。敢有殉于貨色,于遊畋,時謂淫風。敢有侮聖言,逆忠直,遠耆德,比頑童,時謂亂風。惟茲三風十愆,卿士有一于身,家必喪。邦君有一于身,國必亡。《伊訓》」( 整天在宮跳舞,在室唱歌,是為巫風。貪財愛色,經常遊玩田獵,是為淫風。侮辱聖人之言,違逆中直者,遠離智慧有德者,親近無知頑劣者,是為亂風。這三風(巫、淫、亂)十過(舞、歌、貨、色、遊、畋、侮聖、逆忠、遠德、比頑),做卿士的沾有其一,家必喪。一邦之君沾有其一,國必亡。) 「德盛不狎侮。狎侮君子,罔以盡人心;狎侮小人,罔以盡其力。《旅獒》」( 有德之人絕不輕狎侮慢。狎侮君子(官吏),無法令其盡心。狎侮小人(百姓),無法令其盡力。)

 

推行王道的具體表現是「大邦畏其力,小邦懷其德。《武成》」( 大邦敬畏他的武力,小邦感懷他的恩德。)天子作民父母,以為天下王。《洪範》」( 天子作為人民的父母(照顧人民),擔任天下的王。)仁政必須「惠于庶民,不敢侮鰥寡。《無逸》」( 施惠百姓,不敢侮慢無依之人。)徽柔懿恭,懷保小民,惠鮮鰥寡。《無逸》」( 善良仁慈恭敬,心懷百姓,加惠於缺乏無依之人。)用心愛民,尤其是要關懷弱勢群體。更要詳乃視聽,罔以側言改厥度。《蔡仲之命》」( 仔細觀察聽取百姓的意見,不要聽邪僻之言改變法度。)體察民情。治理國家的計畫要「制治于未亂,保邦于未危。《周官》」( 制定方針須在未亂之前,維護國家安寧須在危險發生前著手。)

 

中道

 

尚書政治理念的中心是「中道」。中道對事情的拿捏是「過猶不及」。表現在行為上是態度「不卑不亢」。也就是後代儒家所推崇的中庸思想。為什麼要行中道? 「天罰不極,庶民罔有令政在于天下。《呂刑》」( 天罰不中正的行為,(行不中正)則天下百姓沒有善政。)因為行中道才能行善政,才能施惠於全體百姓,才合乎天道。追求中道不光是領導者所該為,更應該普及全民。「王懋昭大德,建中于民。 仲虺之誥》」( 王必須自勉明大德,建立大中之道於全民。)洪範篇對中道有長篇大論的論述。「皇建其有極。 無偏無陂,尊王之義。無有作好,尊王之道。無有作惡,尊王之路。無偏無黨,王道蕩蕩。無黨無偏,王道平平。無反無側,王道正極。會其有極,歸其有極。《洪範》」( 建立「大中」的精神。(什麼是大中?)沒有偏差,沒有不正,尊從先王的正義。沒有私好,尊從先王的道(博愛)。不作惡事,尊從先王的路。不偏愛,不結黨,王道坦蕩。不結黨,不偏愛,王道平整。無反道,無偏側,王道正中。王能做到大中,天下人都能效仿做到大中。)「風上之草,必偃。《論語》」君王必須 「克永觀省,作稽中德。《酒誥》」 (常自我省察,推行中道。) 「率自中,無作聰明亂舊章。《蔡仲之命》」( 遵行大中之道,不要自作聰明敗壞舊制度。)因為「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。惟精惟一,允執厥中《大禹謨》。」( 人心難以了解,天道幽微難明。只有專心鑽研追求真相,才能達到中道。)對百姓的要求是凡厥庶民,無有淫朋,人無比德,惟皇作極。凡厥庶民,有猷有為有守,汝則念之。不協于極,不罹于咎,皇則受之。于汝極,錫汝保極。無虐煢獨,而畏高明。人之有能有為,使羞其行,而邦其昌。 時人斯其,惟皇之極。《洪範》」( 所有的百姓,沒有邪友,不相互攀比,以大中為準。百姓中凡是有思想、有所為、有所執守(有所不為)的人,你加以錄用。行不合乎中,卻不致咎惡,亦可接受。如此你可達大中的精神,也可常保大中。 不做凌虐孤獨和單身的人(無靠的人),卻畏怯權貴的事。知道有能力,有作為的人,接納他的建議,以使國家昌盛。到了這個境界,人們將跟隨皇的做法,向大中的目標提昇。)

 

總結

 

五經是儒家的入門教材。《詩經》著重於倫理,《易經》談的是哲理,《周禮》說明儀理,《書經》著墨於治理, 《春秋》是站在儒家的立場,敘述歷史。所以《春秋》是立場鮮明的歷史教科書。 這些都是華夏文明最原始的文化思想。經過孔子的整理,總結了華夏文明整套思想,讓這套思想能完整的呈現給後世。打自漢武帝獨尊儒家,原始儒家思想逐漸被後人轉化為,保護帝王制度的工具。因而被「進步」文人視之為「封建」遺孽。自太平天國以降,儒家思想受到三次嚴重的打擊。如今國家從亂到治,牧民者深切理解到,這套思想對維護社會和諧,有其不可取代的能力。於是華夏大地開始可以聞到儒門的氣息。這兩千多年,儒學再三被執政者利用為治民的工具。我們必須了解儒門的原始論述,才可避免被後人所蒙蔽。

 

從書經我們可以了解,華夏文明的政治思想,是非常「民主」的。後人強調「君君,臣臣」,卻故意漠視「君不君,臣不臣」這同時並存的原則。書經雖然沒有談選票,可是一個合法的,擁有道統的政府,是經過人民的耳目選出來的。

 

書經把革命合理化。雖然是「革命無罪」,可是「造反」是否「有理」,端視乎革命的對象是否有違天命?造反是否能解民於倒懸?造反的目的是否弔民伐罪?革命的結果是否民生安逸?這四者缺一不可。否則就是暴行。以暴易暴是不容於天的。

 

書經的政治哲學,是儒家整理出來,源自華夏文明的原始思想。雖然兩千多年的獨尊儒術,沒有建立一個可長期持續,穩定的政府。原因是熟讀經書的儒者們,沒有做到修身這一步。約束私心必須從個人做起,然後影響到周邊的人。最終的目的是「隨心所欲,不踰矩。《論語》」這個目標的重點是,任何隨心所欲的行為,都合乎規矩。宋儒修身對自己的具體要求,是做到暗室獨處而無所愧。到了這個境界,一切思想行為都合乎良知,超越了任何外在的約束。如此的修練,近乎佛家追求「涅槃」。人生追求的目的,未必都能達到。可是有一個崇高的目的,不是讓生命活得更有意義嗎?

 

 

2018/10/24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Back to Home Page 回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