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字 ―― 今後何去何從
(2、15、2011)
中共積極推動漢字簡化,至今已逾四十年。正簡之爭,也延續了四十年。不可否認,如今簡化字已逐漸成為主流。漢字今後到底何去何從?倒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。
漢字與中國
中國是一個Ò文化Ó國家。與一般的Ò宗教Ó國家,Ò血統Ó國家不同。嚴格說來,中國其實是一個Ò抽象Ó名詞。指的是披覆中華文化的一片土地以及在這兒生活的人民。中華文化是世界文明的一個異數。他是碩果僅存的古文化。可能是由於偏處歐亞非大陸的一隅。有高山、沙漠、寒林的包庇,在一個不太受外來文化沖擊的環境之下,數千年來得以穩定、持續的發展。這是地緣因素。更重要原因的是中華文化獨特的文化因素。
綜觀世界古文明,文化與宗教都是同時發達,而且緊密結合,天長地久永不分離。中華文化也不能免俗。直到商朝,依然是Ò商人重鬼Ó的宗教文化。但是到了周公Ò制禮作樂Ó, 使周朝轉變成Ò敬鬼神而遠之Ó的社會。維護社會安定的力量,從宗教轉變為Ò禮義道德Ó。宗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,絕不是生活的全部。經過這一次蛻變,中華文化拋棄了宗教的約束,因而擁有極大的包容性。這是其一。
到了周末戰國七雄結束,Ò六王畢,四海一Ó。秦王贏政統一中原,建立了一個中央集權的帝國。他統一六國後,馬上推行Ò書同文,車同軌Ó的政策。下令把百花齊放的六國文字,總合為一。頒佈了一套標準漢字,使漢字得以在廣大的帝國通行。文字是文明進步的必需載體。所有的古文化,都是從表意文字Ò進化Ó到表音文字。此一改變,是否進化,容後再談。唯有中華文化,一直保留着傳統的表意文字。正是這表意文字,不受發音的約束,使漢字得以在這廣袤的大地,通行無阻。也正是漢字的包容性,使中華文化得以迅速的推展到這一片大地各個角落。這是其二。
由於這兩個原因,漢民族得以迅速的成長。人口與土地不斷的增加。其實有史以來,Ò漢Ó也是一個抽象名詞。史書上從來沒有嚴格説明Ò漢人Ó是甚麼人。經過兩千多年的融合,大概沒有人能毫不遲疑說自己是Ò純Ó漢人。現在所謂的漢人,統指認同中華文化、Ò漢化Ó的人。正由於中華文化的包容力,使支撐這文化的人口日益增多,地域也更為廣闊。因為地廣人眾,多年來雖經多次的外來文化的侵入,終能死灰復燃。不但沒有滅亡,反而把這些外來文化消化吸收,使自己更為壯大。這是中華文化的碩大質量以及包容性使然。
中國是因中華文化而存在。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。Ò皮之不存,毛將附焉?Ó。沒有了漢字,中華文化也就無法存在。沒有了中華文化,中國這一概念,也就不復存在。漢字與中國,是不可分割的。
漢字簡化
新石器時代的陶器上,常刻或畫上符號,考古學家稱之為Ò陶符Ó。有些陶符可能是作為計數之用。另一些陶符,和甲骨文有些相像,有可能是表意之用。陶符是否為漢字之源,有待考古學家研究探討。不過殷墟的甲骨文是漢字演變的一個環節,可能不會引來太多的爭議。與甲骨文同時存在的,還有刻在銅器上的金石文。秦始皇書同文,統一六國文字時,編訂大篆、小篆、刻符、蟲書、摹印、署書、殳書、隸書等八種字體,同時並存。各字體有他特殊的用途。商代亦有可能有多種字體並存,甲骨文只不過是專供占卜用的字體。秦代從大篆改小篆,乃至隸書,是漢字簡化的始作俑者。自漢以降,經隸書到楷書,沒有政府的干涉,漢字藉民間力量,加以簡化,相沿成習,逐漸改變。可是在這簡化的漫長路途中,由於社會生活日漸繁複。為了能表達更精確的意義,漢字也在Ò繁化Ó,通常是加上偏旁創造新字,以取代借用字。所以漢字簡化與繁化,在歷史上是和平共存的。其先決條件是滿足Ò表達精確的意義Ó。
談到近年的漢字簡化,不得不先談漢字拉丁化。漢字拉丁化當推到1931年9月26日在海参葳舉行的Ò中國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會Ó。中國文字改革,由外國人積極推動,這難道不是一件令人匪疑所思的事?在那一個會議,蘇聯人郭質生、龍果夫及中共领袖瞿秋白、吴玉章等草擬了Ò北方話拉丁化新文字Ó(簡稱北拉)。該會議發表了13條宣言。其中有三條是:1. 大會認為中國漢字是古代與封建社會的產物,已變成了統治階級壓迫勞苦群众工具之一,實為廣大人民識字的障碍,已不適合于現代。2. 要根本廢除象形文字,以純粹的拼音文字(註:拉丁字母拼音)來代替它。3. 大會反對資産階級(註:國民政府)的所謂統一國語運動。從這三條原則,可以明顯看到共產國際意圖消滅漢字赤裸裸的表白。會後北拉從上海推廣到全國許多城市。形成了一個廣泛的拉丁化運動。各種方言都擬定拉丁化方案。上海有上海話方案,寧波有寧波話方案,廣州也有廣話案。拉丁化運動一旦成熟,中華大地將如歐洲,分割成許多語文不同的小地區。為了支持拉丁化運動,胡繩(世界語推廣者)編了《上海話新文字概論》,陳原(中華全國世界語協會名譽會長)也编了《廣州話新文字課本》。拉丁化運動與世界語運動緊密的結合,是很合邏輯的一件事。因為兩者都是共産國際推行世界革命的重要工作。德國人歐克思(Edward Eukes)曾說:『中國文字乃Ò精神紐带Ó,能將各地方言、不同之種族,結合一處,使其成為一統之大民族。É不消滅中國文字,即不能分裂中國民族;民族不分裂,Ò分而治之Ó之侵略原則,又安能見諸實施?』(註:筆者無法查證歐克思資料來源,不過立論是正確的)歐克思點出漢字拉丁化可以達到分裂中華文化的目的。共產國際正想藉漢字拉丁化,以達到分化中國的野心。(以上部分資料來自:百度貼吧 anziyi)
毛澤東是漢字拉丁化的堅決支持者,也是有史以來最有權力的支持者。因此漢字改革是中共執政以來,長期不斷的工作。而中共推行漢字簡化的中心目的是讓表意的漢字Ò進步Ó到表音的拉丁化。然而從表意Ò進步Ó到表音,只是西方學者從兩個消失了的古文化推斷出來,一廂情願的看法,並非舉世價值。一個文化從表意轉變為表音,然後消失了。這是不是進步,讀者可以自己判斷。中共在1977年發佈漢字簡化第二式。加大了同音轉借字的成分。藉此過渡到漢字拉丁化的最終目的。第二式由於過度簡化,同音假借字太多,文意無法表達。最後只得草草收場。這正證明漢字拉丁化(表音化)是一條死路。毛澤東終於死了,失去了最高領導的加持,加上共產國際垮臺,漢字拉丁化運動的極左思想,總算是銷聲匿跡了。
目前在大陸通行的簡化字,除了採用許多俗體字外,不乏新意。比如簡化部首,是大膽有效的做法。採用簡省的古體,是行之有據。然而在造字原則上,有幾個致命的缺點:
依據北方話造新字。失去了漢字包容性的優點。
同音假借字太多。導致無法表達精確意思。
部分簡化部首太接近。容易誤讀。
有些字簡得太過分,失去了造字原意和美感。
簡體字在大陸行之有年,這是既成事實。可是識字者無法讀古書,無疑砍斷了現代人與中華文化的臍帶。而文化是中國賴以存在的重要因素,易言之是切斷了中國的命脈。亡羊補牢,為時未晚。意想補牢,亦非太難。首先得把文字問題與政治分開。進而客觀的找出可行的方案。讓這綿延了四千多年的文化得以延續下去。這難道不是我們的歷史責任?
何去何從?
漢字同時有幾種字體並存,各有它的用途,是漢字數千年來的傳統。因此如果把正體字與簡體字視為兩種不同的字體。從歷史看來兩者共存並非怪事,大家該以平常心待之。一旦這一點得到共識,下面談的,也就順理成章了。
現在是電子時代。打自漢字激光打印技術面世,各種中文輸入技術不斷的進步,中文電腦的應用已經不是問題。而中文電腦使用者卻面對着內碼混淆的問題。佔有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華人,該是編排漢字內碼的主導者。如今兩岸經合會成立了。筆者以為其下應成立漢字內碼委員會。由兩岸學者專家組成。專責編寫Ò通用漢字內碼Ó。此事辦成,只要電腦儲存正、簡各式字體,想看什麼體,皆可任君選擇。
在達到這一地步之前,還得先減去現行簡體字眾多的Ò同音假借Ó字。現在通行的同音假借字,已是氾濫成災。孔子說:Ò名不正則言不順,言不順則事不成Ó。Ò名Ó古代指的是Ò字Ó。字用錯了,很可能是表錯情造成誤會。古書上同音假借的字很多。歷經時代的進步,產生了很多新字取代假借字,以達到精確表達含義的目的。在這一點上,往回走是錯誤的。減去同音假借字後,正、簡字即可達到,一一對應。也就是說,每一個字碼,都有一個對應的正體字和一個簡體字。走到這一步,一國兩制的Ò通用漢字內碼Ó就完成了。
《康熙字典》可說是近代收集漢字最完整的一本書。全書收字四萬七千零三十五字。其中包括古字、異字、俗字以及廢字。獨立字應遠少於四萬字。獨立字加上爾後增加的化學元素等新字,可以作為新編內碼的基本內容。
使用簡體字,確實為電腦手寫輸入增加很大的方便。然而推行簡體字的後遺症是無法閱讀古代書籍。而能夠閱讀古籍是延續中華文化的必須條件。為了給使用簡體字的人搭上一座閱讀古籍的橋樑,筆者以為可以對現行簡體字略作修改,即可辦到。其一是Ò簡化部首者不簡本字Ó。其二是Ò修正過度簡化字Ó。能辦到這兩點,則讀者可以很容易進行正簡之間的轉換。將大大減少閱讀古籍的困擾。這應該是很容易做到的。至於推行Ò寫簡印正Ó或是Ò寫簡識正Ó,那是以後的事了。
總結
中華文化是中國存在的必要條件。文化的載體是文字。文化的延續,有賴閱讀古籍。漢字簡化有其必要性,卻不能違背延續文化及精確表達意思,這兩個基本條件。更不能成為國家分裂的肇因。在正簡並存的條件下,政治應該不是一個考量因素。兩岸合力編訂一套通用內碼,此其時矣。對現行簡體字進行部分修改,以重建閱讀古籍的橋樑,應該是一件千秋大業的事。也是我們應該肩負的責任。